中关村科学城的兴起(1953-1966)

《中关村科学城的兴起(1953-1966)》由胡亚东/郑哲敏/严陆光等口述/杨小林访问整理,湖南教育出版社出版,是20世纪中国科学口述史中其中一部,在此感谢!
《中关村科学城的兴起(1953-1966)》选择亲历中国20世纪科学技术发展史的中国著名科学家作为主要访谈对象,本求真之原则,记录其亲历亲闻的史实,并按大致统一的编例整理成书稿。

引言

本书有意只说1953一1966年这一段,涉及中关村的前史很少,涉及“文革”以后的文字也不多。受访者们,从当年的老乡长到当年的小学生,都曾经是中关衬里的“村民”,是中关村历史变迁约见证人。看访问整理者的编排,书中大体上是循着历史变迁的顺序,讲述一座座科研大楼,一个个研究所,是何时和怎样在这块土地上出现的。其中也讲述了在这里工作和栖居过那些著名的科学家,还捎带着提及与人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基础生活设施的建设,但重点不在系统叙述这里发生过的科研活动和作出的科学贡献。总起来说,是通过亲历者的回忆,让人们认识到科学城中建筑物的布局、研究所的兴革和社区的变迁,以此来展现这座“城“的发展轨迹。

第一篇 村与城

1.老乡长话中关

受访人:邓启祥,1954年担任保福寺乡乡长,1955年在中科院化学所工作。
主要回顾了保福寺附近区域当年的一些行政、地理情况。

2.蓝图中的科学宫和科学城

受访人:姜虎文,1954年调入中科院。
主要阐述了中科院的选址规划。

第二篇 早期奠基

3.入住中关村的科学院第一人

受访人:丘宝剑,中国科学院地理研究所研究员。
调入《中华地理志》编辑部,编辑部刚成立时没有地方办公,后来在西郊给社科四所(社会所,近代史所,考古所,语言所)造的房子建好,就搬过去。此地原本叫“中官屯”,编辑部调来一个老文书,负责对外联系,是上海人,听不太懂北京话,问周围老百姓,听成了“中关村”,打印了一批信封、信纸,当时搞“三反”,怕落下“反浪费”罪名,就没改,后来陆续搬来其他所也就都跟着叫了。
关于“中官”:有说指太监,有说指中小官员,皇帝在圆明园办公,大员不敢住太远,在附近造房子,剩下的中小官员就在此等着召见,搭个房子之类的。

4.原子能楼

受访人:叶铭汉,中国工程院院士。
清华毕业后在中国科学院近代物理所参加工作,53年改名为物理所,58年改称“原子能研究所”。在中关村建大楼52年开始,53年底54年陆续搬了进来。

5.地球物理研究所

受访人:朱岗崑,中国科学院地球物理研究所研究员。
原为中央研究院气象研究所,气象所在1950年改名为地球物理研究所,所长赵九章,1954年下半年大楼盖好,本部从南京搬来。
受访人:吴智诚,曾任中国科学院空间物理研究所党委书记。
赵九章先生从事气象、地震、海浪,58年之后主要负责了人造卫星,成立“581”领导小组。
空间中心的前身大部分是空间物理所,许多学科骨干都是赵九章带出来的。1997年,42位院士联名为赵九章树立铜像,目前在空间中心大厅内。

6.化学研究所

7.生物楼:昆虫研究所与动物研究所

8.力学研究所

第三篇 “火车头”时代

9.数学研究所与计算技术研究所

受访人:许孔时,曾任计算技术研究所副所长,软件研究所所长。
数学所筹备处是1950年6月成立的,1952年数学所正式成立,所址在清华园内。1953年数学所成立了一个计算组,1956年在这个组的基础上成立了计算技术研究所,计算所正式成立是1959年,1965年又成立了计算所二部,66年分了出去,成立了微电子学研究所,1985年又有一部分调出,成立了软件所。
科学院的头一台就是1958年的103机,苏联援助中国的第一台计算机的资料叫M3,电子管,每秒运算8次,中国人真是聪明,拿过图纸,稍微把电路改进、设计一下,每秒就200次了,这就是103机。

10.化工冶金研究所

11.电子学研究所

12.声学研究所

13.生物物理研究所

14.微生物研究所

15.生物物理研究所

16.自动化研究所

17.物理研究所

18.电工研究所

第四篇 社区与“特楼”

19.回忆早年的中关村

受访人:李佩,曾任中科院西郊办公室第一任副主任,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英语系主任。
当时西郊办公室,都是一些公共事务,管的时期很多。比如请派出所到中关村办公,建粮店,半合作社,建中关村医院等。
这一代人,已经走了不少了。活着的也都在八九十岁。我们人与人之间有深厚的感情,对这块地儿也有深厚的感情。住事历历在目,这块地儿住过这么一些人,那么多年发生了那么多的事,若能放到一起,可能够装一个博物馆的。

20.早年中关村的一些服务设施

21.“特楼”往事

以上。

:转载文章请注明出处,谢谢~